介绍
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模拟时代转变为数字时代,这使我们进一步面临着新技术带来的巨大希望和危险。尽管数字时代为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可思议的收益,但我们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网络威胁和在线侵犯人权行为。
本报告列出了一个路线图,其中所有利益攸关方都能在推动更安全、更公平的数字世界中发挥作用,这将为所有人带来更光明、更繁荣的未来。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

© 世界银行/Tom Perry

© 世界银行/Tom Perry
全球互联互通
到2030年实现广泛连接
目前,世界一半人口无法访问互联网。到2030年,每个人都应能够以安全且负担得起的方式访问互联网,包括根据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意义地使用数字化服务。

© 国际电联/S.Acharya
数字公共产物
促进数字公共物品以创造更公平的世界
我们必须在全球范围内作出一致努力,鼓励和投资于数字公共产物的创造。这类产物包括:开源软件、开放数据、开放人工智能模型、开放标准和开放内容。这些数字公共产物应遵守隐私及其他适用法律和最佳实践,不造成损害,同时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 国际电联/S.Acharya

© 世界银行/Simone D. McCourtie

© 世界银行/Simone D. McCourtie
数字包容
确保所有人(包括最弱势群体)享有数字包容
数字鸿沟反映并放大了现有的社会、文化和经济不平等。全球互联网使用方面的性别差距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在每3个国家中,就有2个国家使用互联网的男性多于女性。类似挑战影响到移民、难民、境内流离失所者、老年人、年轻人、儿童、残疾人、农村人口和土着人民。我们必须通过更好的指标、数据收集和计划协调来弥合这些差距。

© Pulse Lab Jakarta
数字能力建设
加强数字能力建设
许多国家和公民被剥夺了对数字时代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的能力和技能。数字能力建设必须更多地以需求为导向,针对个人和国家情况进行量身定制,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更好的协调。

© Pulse Lab Jakarta

© Unsplash/Charlotte Butcher

© Unsplash/Charlotte Butcher
数字人权
确保数字时代的人权保护
数字技术提供了行使人权的新手段,但它们却经常被用来侵犯人权。对于数字技术开发和使用的监管框架和立法应以人权为中心。数据保护、数字身份证明、监控技术的使用、网上骚扰和内容治理尤其受到关注。

© Unsplash/Robynne Hu
人工智能
支持全球人工智能合作
人工智能给数字时代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但它也可能极大地损害全球用户的安全和自主性。需要多方利益攸关方在全球人工智能合作方面加强努力,以可信赖、基于人权、安全和可持续并促进和平的方式,帮助建设全球开发和使用人工智能的能力。

© Unsplash/Robynne Hu

© Unsplash/Markus Spiske

© Unsplash/Markus Spiske
数字信任和安全
促进数字环境中的信任和安全
应保障支持核心社会功能的数字技术,通常称之为关键基础设施,包括协助获取食物、水、住房、能源、医疗保健和交通。一份阐述共同理解要素的普遍声明经会员国认可后,可能有助于形成基于核心价值观的数字合作共同愿景。

© 联合国图片/Eskinder Debebe
全球数字合作
建立更高效的数字合作架构
全球数字合作存在巨大差距,并且数字技术问题通常在政治议程中很少被提及。即使在有合作的地方,它也经常是分散的,缺乏切实的成果或健全的后续程序。首先,必须加强互联网治理论坛,以使其对当前的数字问题更加敏感、相关度更高。

© 联合国图片/Eskinder Debebe
Internet Explorer is not compatible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visit this website with Microsoft Edge, Firefox, Chrome or any mobile device
Continuez